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

000

当前位置: 杭州湾写字楼网 >> 新闻中心 >> 特色小镇产业园 >> 新闻详情

创意园杭州的经济走向

杭州湾写字楼网    来源:        浏览:

在杭州,文化产业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政府主管部门不叫"文产办”,而叫"文创办”,文化之后加了"创意”二字,创意对于杭州经济的贡献以及杭州对创意产业的重视可见一斑。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杭州被从国家层面认可为"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城市。

宋城:1个臭豆腐摊年收入200万

很多人戏言,宋城就是创意产业一个"无中生有”的典范,此言或许偏颇,但连杭州政府的官员也不否认。宋城的确是一个创意转化为生产力的活标本。

1996年,仅仅是一个创意的种子恢复清明上河图的情景,建设宋城的构想在杭州郊外100亩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如今,这个创意已硕果累累。

3月15日的傍晚,杭州的气温只有4、5度,然而,走进宋城,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低温丝毫没有影响游客们的热情。"王员外”家的门口被人围得水泄不通,他家的小姐正要绣球招婿;两个全副武装的"官兵”拿着画像在路边向行人询问,是否看见"武松”的踪影;市井街上的打铁铺里炉火正红,铁匠正在全神贯注锤炼一把铁斧……游客置身宋城,恍如隔世。

据宋城集团的统计,2010年景区接待游客380万人,经营收入5个多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歌舞剧《宋成千古情》的演出,仅此一台歌舞剧2010年就为宋城创造了3.2亿的收入和1.6亿的利润,旅游旺季时每天最多演出场次达8场,可容纳3000人剧场,几乎场场爆满。

国内的老街巷、翻新的古城并不少见,冷冷清冷、惨淡经营的也不少,但作为一个主题公园,凭空造就的一座"古城”为何能数年如一日地吸引如此众多的游客?

"宋城是按照精品的原则来打造。”宋城集团投资总监程耀介绍,古城内的所有商铺卖什么,都是规划好的,棉花铺、酒坊、陶泥坊、染坊、特色小吃,应有尽有,但没有一个是重复的,而且所有的商铺营业人员全部必须着古装,保证了游客"一步一景”。另外,一台高端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也为项目形成"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的业务模式,克服了传统单一经营模式的缺陷。同样,《宋成千古情》也是宋城集团不惜重金打造的精品,节目一年一大换、一月一小换,已经被海外媒体誉为与拉斯维加斯"0”秀、法国"红磨坊”比肩的"世界三大明秀”之一。

坚持做精品的原则为宋城带来持久的收益。在宋城,一个3平方米的豆腐摊一年的租金70万。"所以,这一个摊子每年的收入要达到200万。”程耀指着路边的小摊说。由此可见,创意带来的效益远非传统产业所能媲美。

开元198:三年实现60倍增长

杭州上城区有这样一段形象宣传词:杭州上城,纳钱塘之浩气,拥西湖之秀美,枕吴山之逶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的确,这里拥有全国知名的中国美术学院,国内高端建筑设计类人才,学校设计类学科占70%。上城区在决定发展创意产业时,就瞄准了本地的人才资源,恰好高校设计专家也有走向市场的需求,于是,政府主导+高校的方式一拍即合,由此建立西湖创意谷。

而西湖创意谷并非划一块地,建一个园区,而是巧妙利用旧厂房、旧校舍,整合资源并将其发挥到最大效益。西湖创意谷实行"一谷多点”管理模式,上城区所有文化创意企业均纳入西湖创意谷管理。这些园区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城区,但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湖创意谷。每一个园区都成为辐射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的产业小高地。

开元198就是西湖创意谷的一个典型小园区,颇负盛名。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色彩难题便是被此园区内一家从事建筑设计的企业解决的。

上城区一条街道旁一个不起眼的大门上打着一个"西湖创意谷”的标志,走进去便是开元198,园区本身并没有它的名气那么惹人注目。上城区科技局副调研员倪其昌介绍,实际上,开元198是以原来的开元中学旧校舍为主体开发的,总共只有8万平方米。2007年,开园的时候,由每家注册资金50万的13个小企业入驻,形成一个颇具特色的小型产业园区。仅仅经历了近3年的发展,2010年,13家企业年产值达到3.9亿,实现利税2900万元。

"3年,60倍的增长。这样的奇迹只有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创造。”倪其昌说。

"创意产业,三分看产业,七分靠人才。”他认为,领军人物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关键、灵魂。开元198的奇迹就是个人带来的产值效益。倪其昌介绍,由于中国美术学院就在上城区,因此区政府将重点放在留住本土高端人才上,与美院合作,引进王硕这样在建筑设计界颇具声望的大家,以小成本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高端人才、核心人才引进所起到的作用,大大超出了政府的预期。”于是,这些注册资金50万的小企业在3年内迅速成长为产值上千万的规模企业。

注重产业在园区聚集式发展是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2010年,杭州已建成16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创意良渚基地、西溪创意产业园、下沙大学科技园。

定位:被"逼”出来的创意产业

"杭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被'逼’出来的。”这是杭州一位市领导接受采访时坦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初衷。他说,杭州缺地矿资源、缺港口资源、缺政策资源、缺项目资源,但杭州最大的资源是环境和人才,而"文创产业”只要有环境和人才就能解决问题,杭州对"文创产业”下的定义就是"人脑+电脑+文化”。因此,杭州打出了"创意杭州”的目标,喊出"要做全国文创产业中心城市”的口号。


如今,杭州确立了3+1发展战略,"3”即1、2、3产业,"1”即文化创意产业,之后迅速颁布了多项促进、鼓励、扶植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措施,结合杭州的资源禀赋条件及城市发展定位,紧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明确把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八大行业作为杭州的重点发展行业。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010年,杭州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高达702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市GDP比重达11.8%,同比增长16.2%,高出全市GDP增速4.2个百分点,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10大亮点之一。

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自:XXX网(非本站原创)”的新闻稿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连系本站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楼盘